沿湖社区围绕“打造插花式扶贫先行区”总体要求,按照“强基础、促产业、谋出路、求发展”工作思路,创新温馨工程“1+N”精准扶贫项目,以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社会资源,联动各方力量,通过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体就业、就医、就学,在扶贫脱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用活“一个枢纽”,聚力才智孵化,杠杆式撬动社会资源
一是在思路谋划上突出一个“新”字。主动对接区上和管委会(镇党委)关于扶贫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学习、考察调研、专题座谈等成果,立足社区现状和结对帮扶村(岩山村)实际,创新温馨工程“1+N”精准扶贫项目,以社区书记和第一书记为领军先锋,聚力扶贫攻坚,努力让党的光辉闪耀在群众头顶,让社会的关爱浸化到贫困户心灵。
二是在汇智聚才上突出一个“广”字。充分发挥社区联接上下,沟通内外主体作用,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全体参与,主动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积极引进公益性组织---中国狮子联会,广泛动员企业、医院、学校、退休干部、党员群众、社会爱心人士,共谋扶贫大计,共推爱心事业,真正使社区成为汇聚扶贫工作智慧力量的“孵化器”。
三是在方案制定上突出一个“准”字,全面梳理社区和岩山村贫困户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讨论,落实结对帮扶责任人,针对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贫困户就业、就医、就学难等实际问题,分别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具体措施,量体裁衣,精准帮扶,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四是在工作抓手上突出一个“实”字。由社区书记和第一书记带头,发动党员干部,与12户贫困户结成“穷亲戚”,坚持每月走访调研2次以上,落实慰问物资XX元,为3户易地搬迁贫困户每户补助购置家电、桌凳等专项扶贫资金3800元,重点引导2户贫困户发展龙虾养殖,并分别提供补助资金5000元。
二、打好“N张牌”,联动各方力量,组合式助力扶贫济困
一是突出政府主导,引领脱贫方向。紧紧依托上级党委政府扶贫政策,积极协调落实异地搬迁、技能培训、产业发展、节日慰问等惠民政策,让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力引导贫困群众自主创业、自我脱贫,扶持指导发展山地果园、生态水产、肉鹅养殖等特色产业200亩,带动贫困群众实现产业增收。
二是引进公益性组织,带动全社会参与。引进中国狮子联会四川巴渝服务队,签订扶贫温馨工程项目,建“强”帮扶平台,组织开展帮扶慰问,进行心理疏导,专业扶贫献爱。发动成都世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自贡德凯置业有限公司、自贡通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社会各界人士,筹集善款4.39万元,专项用于扶贫帮困。
三是联合企业运营,开发岗位安置。广泛联合新城物业、俊亿投资公司等爱心企业,根据群众就业需求,免费提供岗前培训,提高就业率,实现就业脱贫。定向为岩山村推介道路值守、卫生保洁、爱心看护等岗位20个,帮助17户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每月人均增收1800元。
四是协调医疗机构,提供免费义诊。针对贫困群众就医难问题,主动对接联系,与市三人民医院、沿滩区人民医院、自贡高新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联合帮扶,为贫困户提供健康义诊、医疗咨询等服务。举办免费义诊10场次,受益贫困群众300余人次。
五是动员各级学校,提供就学方便。针对贫困群众就学难问题,广泛动员辖区内各办学机构,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提供就学方便,实现智力脱贫。实施“爱心午餐”计划,启动温馨工程专项资金4000元,为4户留守儿童提供免费午餐。
六是发动爱心人士,开展帮扶慰问。成立爱心帮扶中心,全方位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实施“衣加衣”、“心连心”工程,为社区及岩山村贫困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经常性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服务下基层活动,零距离与贫困群众交流畅谈,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倾听其苦楚和心愿。
三、凝聚“千双眼”,打造“雪亮工程”,廉情式确保落地见效
一是统一资金管理,实行专业化操作。由中国狮子联会四川巴渝服务队建立专款账户,所有募捐、义卖资金全额转款入户,并由服务队统一向捐赠者开具财政部门正规捐赠票据,做到款项来源清晰,捐赠者登记在册。
二是统筹资金支出,落实专款专用。坚持每项公益活动必须有单项预算,经服务队理事会讨论通过,签署有关决议后,再向联会财务结算中心申请款项;并开具正规支出票据,建立使用明细台账,纳入联会资产核算管理;大型、金额较大或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还需提交合同协议以及资金来源保障说明,做到实名支付、专款专用。
三是健全监督体系,确保真情真爱。及时编发简报,接受捐款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对专项帮扶资金使用情况的定向监督;定期在社区及岩山村党务公示栏张榜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组建党员廉情民情监督队,接受辖区内党员党内监督;定期与中国狮子联会巴渝服务队召开联席会议,接受联会专业监督,确保爱心善款落地见效。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社区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打造插花式扶贫先行区”新形式、新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秉持“为民服务”理念,以“绣花”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加快干,全力推进温馨工程“1+N”精准扶贫项目落地落实,努力为“让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贡献应有的力量。